Document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聚焦金改 助力三农 《吉林省农村金融综合改革》专题 > 专家解析
2016-05-24 17:41:00       来源:

  创新是农村金融机构转型发展、提质增效的驱动力

——陈远年秘书长在《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报告2015》发布会上的讲话

 

  

  一、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新变化

 

  《大学》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是万物生长之源泉,是国家发展之根本,是经济转型之动力。2015年,我国经济发展降速换挡,金融改革加快推进。在动态变化的经济金融新形势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银行业需要借助改革创新动能,持续提高核心竞争力。农信社、农商行、村镇银行等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作为我国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的重要推动者和参与者,也在主动适应创新发展的时代背景,在挑战和机遇中顺势而为、砥砺奋进,积极转型升级、寻求发展,展现出一些新变化。

  一是业务发展保持较快速度,经济效益稳定增长。2015年末,农村金融机构资产总额达25.6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6.01%;负债总额达23.74万亿元,增长15.91%;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3.5%和12.9%;利润总额5042亿元,增长5.3%。

  二是农村金融服务提质增效,服务覆盖面大幅提升。2015年,农村金融机构新设营业网点1354个,新增便民服务点1.6万个,布设电子机具185万台,承担了85.3%的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任务。涉农贷款余额8.2万亿元,占银行业的31.3%。

  三是风险防控能力增强,不良压力有所加大。2015年末,资本充足率12%,拨备覆盖率124.9%,整体流动性比例60.3%;账面不良率4.1%。

  四是农合机构改革步伐加快,村镇银行覆盖面提升。全年新组建农商银行241家,总数达到966家,占农合机构数量的42%,资产、负债占农合机构的比例均超过64%。全年新组建村镇银行144家,总数达到1377家,县域覆盖面65.9%,比年初提高11.3个百分点,资产突破万亿,资本突破千亿。

  五是创新发展力度增强,服务现代化率提升。2015年,有13家农商行获得资产证券化业务资格,已发行资产支持证券65.3亿元。24家农商行发行二级资本债117亿元。3家农商行境内上市通过发行审核,6家机构通过新三板备案,首家村镇银行在新三板上市。年末累计有29个省份开通手机银行和微信银行,电子交易替代率达到32.1%。

 

  二、农村金融机构创新发展实践

 

  纵观2016年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主旋律,两点值得关注,转型发展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是指坚定市场化改革方向,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包括深化省联社改革、推进农商行组建发展、稳妥培育村镇银行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模式;提质增效则是当前复杂形势下农金机构应对多种压力面临的新课题,提出的新要求。无论转型发展还是提质增效,落脚点仍需创新驱动,依靠创新实现。近几年,银监会在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创新方面,尤其是在“存量与增量相结合的机构改革思路”方面,成效显著,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确涌现出很多产品、服务、管理模式上的创新实践。我举几个案例与各位分享。1、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广西田东农商行与田东县政府(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政银联动”,开发农户信用信息系统,整村推进,开展“信用户、村(屯)、乡(镇)”评定,优先授信、优惠利率,实现当地贫困村信用评定全覆盖;2、在大数据应用方面,海口农商行尝试搭建互联网金融平台,配合大数据抓取,通过对人际关系、消费习惯、收入、还款稳定程度的分析,建立风控模型,提高信贷审批效率。他们还将称为农村小额信贷“海南模式”的“一小通”小额贷款搬到网络,让移动金融称为服务延伸的触角;3、在经营智慧化方面,青岛农商行尝试搭建互联网金融生态圈,通过互联网和小微终端(随身携带的pad终端设备),将线下资源整合转移至线上,在线为客户提供社区金融、移动贷款、网上商城、田间收购、缴费支付等服务,使互联网金融真正延伸到农村,目前已布设终端近2000台,覆盖青岛市6000个行政村的三分之一;4、在助农金融服务方面,中银富登村镇银行积极推进助农服务站建设,通过筛选信誉高、能力强的村民作为业务代理人,为其安装银行卡受理终端(助农POS机),并配套完整的业务培训及监督检查机制。村民无需出村,即可领取政府补贴款、养老金,办理异地汇划、定期存单等。目前,“中富帮帮”助农站运行4个月以来,有16家村镇银行开立了21个助农站点,发生金融类交易近万笔,交易金额达2500万元;5、在资本市场创新方面, 2015年7月昆山鹿城村镇银行作为全国首家跻身资本市场的村镇银行挂牌新三板,为村镇银行在资本市场道路上摸索前进开创了先河。越来越多的农商行、村镇银行,开始筹划尝试探索资本市场创新,尝试进行资本市场运作。这是农金机构积极支持国家金融改革发展方略,深入认识新常态、积极顺应新常态、争取引领新常态的重要创举,也是农村金融改革的重要创新。

 

  三、中国银行业协会在推动农金机构创新发展的角色

 

  中国银行业协会一直重视农村金融机构的协调服务工作,早在2005年就成立了农合委,36家省联社均为会员单位,今年;为推动引领村镇银行的发展,在2015年又成立村镇银行工作委员会,全国近400家村镇银行入会。作为行业自律组织,中银协按照银监会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创新发展的战略部署,积极搭建“政策诉求、信息集散、品牌宣传、同业合作、系统整合、研修提高”六大平台,尝试做好“代言人”、“探路者”、“引领者”的角色。

  一是做好行业“代言人”,开展政策调研,代表行业发声。2015年银行业协会组织编写《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扶持政策报告》,报告提出的农村金融机构相关监管、金融、财税等政策扶持建议,均得到银监会、央行与税务总局的积极反馈。其中:老少边穷地区机构准入放宽、支农再贷款加点幅度差异化、营改增优惠税率等几项重点建议,在今年银监会、央行、财政部陆续发布的相关政策文件中被采纳。今年,我们还将把调研重点放到中小农村金融机构的转型发展上来,按照银监会推动转型发展的统一部署,在省联社改制、农商行转型、投资管理型村镇银行等方面开展调研、座谈、研讨,为监管部门决策提供实践依据,为会员单位未来指明发展路径。

  二是做好行业“探路者”,搭建行业互联网平台,整合行业资源。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多年深耕农村市场,在服务网络、客户渠道、产品服务等方面具备显著的比较优势。但现有机构间交流合作不足,资源共享不畅,无法实现优势互补,完全依赖单兵作战。鉴于此,中银协正在积极谋划与农信银合作,为全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构建一体化的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包括电子商务门户通道、金融服务便利店、数据信息共享平台、业务对接共享等。统一形象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将提高门户通道的专业性与安全性,实现规模化、集约化运作,促进机构间金融业务的互联互通,并将带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跻身互联网金融市场。

  三是做好行业“引领者”,树立行业典型,推动行业交流。作为银行业全国性的行业组织,中银协一直积极推动树立行业典型、开展行业交流。连续8年在全国银行业机构范围内开展“小微及三农金融产品评选活动”,奖项设置从最初的“十佳产品”发展到2015年的“百佳”产品,推出了大批低成本、可复制、易推广、“量体裁衣”式的服务小微和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连续11年主办“花旗微型创业奖”评选活动,对中国最杰出的微型创业者的创业技能和贡献进行表彰和支持,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小额信贷技术的发展;我们还密切关注并积极参与中国普惠金融的建设和推动工作。去年9月,中银协与人民大学、小贷协会共同主办由银监会指导的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邀请吴晓灵女士、周慕冰副主席等国内领导,以及来自世界银行、英国普惠金融委员会等普惠金融领域的国际大咖发表演讲,引起业内强烈反响,我也荣幸地主持了“社会责任与普惠金融”的分论坛。今年,央行也将作为指导单位之一参与论坛,将从更高层面、更高规格推动中国普惠金融事业的发展。

Document

主办单位:中共吉林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吉林省地方金融管理局)

协办单位: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吉林监管局 吉林证监局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1166号   邮政编码:130051   联系电话:0431-8890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