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返回专题页
 
创新发展理念  
  收藏 
发布时间: 2014-01-25 17:35:00 来源: 吉林日报   

2014年吉林省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政策将更加细化

 

  当前,吉林省小微企业信贷增量增速正持平稳上升态势,中小金融机构也发展迅速。吉林省金融办民营企业融资服务处处长董伟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也在积极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目前全省共有28家村镇银行正式营业,小贷公司贷款余额突破百亿元。”

  不过,董伟认为,在满足民营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方面,也仍存在一些亟待改善的问题。

  一是企业融资渠道仍显单一,金融创新产品开发不足,融资规模不足。民营经济的融资渠道主要采取银行信贷方式,而较少利用资本上市、私募基金等渠道;银行机构对小微企业贷款主要以抵押、担保贷款为主,而应收账款抵押、专利权抵押等贷款方式尚未得到广泛有效运用,金融创新产品略显不足;资金缺口较大。全省信贷规模总量明显低于南方其他民营经济发达省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比低于全国水平。

  二是融资成本仍偏高,“融资贵”问题依然存在。其中包括贷款利率上浮、担保费率较高及融资中介服务收费较高等问题。

  三是信用体系建设亟待完善。一方面缺乏全省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目前的民企征信主要依托人民银行中小企业征信系统,只能提历史信贷业务记录,信息共享力度不够。另一方面,银企信息不对称,个别地区信用环境差、执行难、清收难等现象仍普遍存在,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效率。

  对此,董伟透露,她所在的部门正在研究新一轮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优惠政策,且已上报吉林省政府审核。“今年的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政策与去年相比,将更加细化且会增加更多新的内容,值得期待。”

  

(摘自中国经济时报《吉林:鼓励全民创业 融资环境向好》,原小标题:吉林省融资渠道单一  融资成本偏高)

 

 

 

 

 

 

 

主办单位:吉林省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 吉林银监局 吉林证监局 吉林保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