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金融业官方网站 |

强化金融监管服务实体经济深化金融改革防范金融风险
首页>金融资讯>金融动态>监管动态

当前位置 : 首页 > 金融资讯 > 金融动态 > 监管动态

日期:2025-07-08 10:55:36
来源:
字体:
  

吉林通化:“四轮驱动”激活征信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新引擎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通化市分行创新构建“四轮驱动”工作体系,通过信用生态建设、动产融资创新、市场环境净化、服务质效提升四措并举协同发力,为金融“五篇大文章”落地实施注入强劲动能,扎实推进征信服务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协同驱动,构筑信用生态新高地。中国人民银行通化市分行织密纵横联动征信网,推动通化辖区25家金融机构全部接入征信链,打造覆盖面更广、数据类别更全、数据质量更优的央行征信系统节点,促进全域信用信息共享;实现通化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全量接入二代征信系统,将贷款、逾期信息纳入个人信用报告,打破部门间的“数据壁垒”,促进数据互联互通,实现信用研判动态风控。该行创新“三信评定+整村授信”模式,建立农户信用信息动态更新机制,通过信用评定标准化、整村授信网格化、服务通道便利化,打通农村信用融资“最后一公里”。截至3月末,已完成辖内33万余户农户信用评定,评定信用村1599个,对已建立信用贷款的农户发放信用贷款1.6万笔,贷款余额17.8万元。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出“信用画像”服务,为2012家农业企业建立专属信用档案,发放信用贷款1821笔,有效破解乡村振兴融资瓶颈。

平台驱动,打造动产融资新示范。中国人民银行通化市分行组织辖内金融机构以“一系统两平台”为抓手,有效盘活经营主体动产资源,为中小微企业融资增信赋能,形成动产融资闭环生态。截至4月末,通过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为科创企业融资1.8亿元、绿色信贷相关企业融资6.85亿元;运用资金流信用评价模型精准画像,累计向5家中小微企业投放信用贷款580万元,实现企业经营数据与征信系统的精准有效对接。该行组织召开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推广应用“政银企”对接会,采用“一企一策”融资方案,支持相关企业获得融资金额2200万元,实现金融活水精准灌溉产业链薄弱环节,形成“以点带链”的规模效应,为后续开展全链条融资服务奠定基础。聚焦通化区域经济和产业特色,该行引导金融机构因地制宜创新开发“动产+信用”组合融资模式,实现“动产资源”向“融资资本”高效转化。截至4月末,统一登记系统对119笔“果仁贷”进行登记,为企业提供资金5.01亿元,有效支持了梅河口市果仁加工产业发展,助力打造一县一业新硕果;推动通化市首笔“未来收益权”质押融资业务落地,指导通化农发行以集安市鸭绿江国门景区未来十年的门票收费权抵押,为企业提供信贷资金3000万元。

治理驱动,构建市场发展新秩序。中国人民银行通化市分行联合通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安局建立“三位一体”监管体系,签署《征信市场协同监管工作机制》,联合通化市公安局持续开展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经营主体排查整治,严厉打击“征信修复”“征信洗白”“征信铲单”等征信“黑灰产”等非法业务,实现征信市场治理关口前移,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良好征信生态环境。该行深拓评级体系跃升,指导地方法人机构积极应用央行内部(企业)评级系统,通过获得再贷款支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助力企业融资发展成效明显。截至4月末,指导辖内12家地方性法人机构完成二代央行内部(企业)评级系统的切换工作,发放再贷款2629万元。

服务驱动,塑造惠民便企新标杆。中国人民银行通化市分行构建立体服务矩阵,科学布局“1个核心大厅+20个代理网点+25台自助终端”的三维服务架构,构建覆盖全辖的立体化服务网络体系,创新打造形成“线上智能服务+线下实体网点”双轨协同服务模式;建成多功能征信综合服务站2处,集成征信热线咨询、信用报告解读、异议处理受理、征信知识宣传等六大核心功能模块,异议处理响应达100%,客户服务满意度稳居99.8%高位。该行全面启动“星级窗口”创建工程,完成全辖首轮征信服务礼仪标准化培训,创新制定涵盖六大业务类别的22项服务标准规范。聚焦差异化需求精准施策,针对性推出“银发暖心窗”等特色服务通道,建立特殊群体服务响应机制,精准对接、服务特殊群体。通过服务触点的精细化改造,将高频民生诉求的“关键小事”转化为服务质效提升的“突破切口”,切实解决群众关切的征信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中共吉林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吉林省地方金融管理局)

协办单位: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吉林监管局吉林证监局

网站标识码:2200000026吉ICP备2024016548号-3吉公网安备22000002000039号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3646号邮政编码:130021联系电话:0431-87078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