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金融资讯 > 金融动态 > 监管动态
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深化金融科技赋能 助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自吉林省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实施以来,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指导辖内金融机构实施28项具有吉林特色的示范工程项目,覆盖社保、便民缴费、信用建设、三资管理等多个涉农领域,全面推动涉农金融产品、业务流程及基础设施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切实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全面统筹谋划,确保乡村振兴示范工程落实落地
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主动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合作,建立多方联动工作机制,成立专项工作组,统筹推进示范工程项目征集、咨询辅导、评估论证、具体实施等各项工作,遴选28项提供支农惠农金融服务的示范项目,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金融数字化典型应用。积极发挥科技赋能作用,将示范工程纳入吉林省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和数字乡村发展2025年工作要点,持续深化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印发《关于推进吉林省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的通知》,重点督导示范工程项目在农村县域地区的落地见效。建立台账化报送机制,跟踪各项示范工程项目的季度进展情况,深入金融机构、涉农企业和农村农户了解亟待解决的实际需求,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的堵点难点。
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指导金融机构持续推进涉农金融数字服务渠道特色化建设,因地制宜开展手机银行APP的适农化、无障碍服务改造,推进金融服务入农村,为偏远地区、行动不便等农村居民主动上门或远程办理金融业务。吉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打造具有多种功能的“背包银行”,为农村客户提供线上贷款、展业外拓、厅堂营销等多样化金融服务,累计办理业务98.2万笔,线上开卡27.5万张。磐石吉银村镇银行搭建惠农医疗线上支付平台,仅通过身份证即可实现诊疗全过程的支付结算功能,累计服务就诊患者10万余人,交易资金近2亿元。指导金融机构运用第五代移动通信(5G)、互联网协议第六版本(IPv6)、物联网等现代通信技术,提升农村地区数字金融服务实时化、智能化、多元化水平,助力数字普惠金融向农村及偏远地区延伸。兴业银行长春分行构建智能化农产品交易市场管理平台,为交易市场提供一站式收单、车辆管理、租金管理等智能化服务,线上收单金额累计166万元。
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指导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前提下,运用卫星遥感、传感器、智能终端等技术装备拓展农村地区数据采集渠道,搭建农村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推动涉农数据跨领域共享应用,为“三农”信贷融资提供可信任、可追溯的数据源。中国建设银行吉林省分行打造“特色产业+信息建档”业务模式,提供数字化涉农产品服务,累计向玉米、水稻、花生、烟叶、梅花鹿、肉牛等106个客户群体实现授信98.93亿元,贷款余额67.87亿元,贷款农户数2.36万户。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吉林省分行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客户信息管理平台,主动对接客户实际需求,收集录入1290名新主体客户的信息,累计授信贷款金额6.86亿元。吉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深度推进整村授信工程,建设农村普惠金融信贷服务平台,采集全省9241个行政村的农户信息,实现三资管理、过程审批、银行支付等农村经管工作的业务线上化和流程自动化,县区覆盖率达97.4%。
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指导金融机构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等技术建立符合各类农业产业需求的差异化信贷风险评价模型,提高农业经营主体风险识别和管控能力,加强涉农数据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让信息“多跑路”、农民“少跑腿”。中国银行吉林省分行推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粮食种植“E农快贷”金融产品,不断丰富玉米、水稻、人参等线上特色服务场景,贷款余额9400万元。吉林银行以大数据风控技术联动多方数据源构建模型,精准识别客户需求,推出“吉农贷”等产品,累计投放涉农贷款14.34亿元。
下一步,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将持续发力,深入实施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总结推广优秀做法、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探索发掘因地制宜的金融科技应用场景,提升金融科技的实践成效。创新金融科技监管工具,注重评估总结,指导金融机构从创新价值、服务质量、合法合规、技术安全、风险防控等方面进行评估,强化结果运用,促进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更加便利,提升农民群体金融服务获得感。
|
主办单位:中共吉林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吉林省地方金融管理局)
协办单位: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吉林监管局吉林证监局
网站标识码:2200000026吉ICP备2024016548号-3吉公网安备22000002000039号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3646号邮政编码:130021联系电话:0431-87078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