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金融资讯 > 金融动态 > 市州动态
梅河口金融监管支局:三维联动开展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
日前,游客王女士在吉林梅河口不夜城夜市品尝烧烤时,收到一张印有城市地标和防非知识的警示卡,她感慨道,“以前觉得金融诈骗离自己很远,而这张小卡片上的事就像发生在我身边,多亏你们让我记住了‘三看三思三不要’的口诀!”,这张定制卡片正是梅河口金融监管支局联合20家金融机构开展“三维联动”防非宣传的创新载体。
梅河口金融监管支局持续巩固提升“四新”工程成果,以创新机制为引擎,构建起“支局主导+机构协同+网格覆盖”的三级责任体系。将“制度筑基”的核心聚焦于压实责任链条和普及金融知识,把群众关切的养老理财、民间借贷等高发骗局防范经验,转化为“看得见、学得会、用得上”的实用工具。
该支局联合金融机构组建“金融卫士”队伍,结合网点布局科学划分10个“金融安全网格”,依托社区、商圈和企业设立“金融安全联防站”,通过定期开展“防非识骗实战讲堂”和金融普法课堂等形式,将金融知识持续输送至基层末梢,切实打通防非宣教“最后一公里”,为金融安全筑牢制度根基。
中国工商银行通化分行副行长兼梅河口支行行长徐源军手持防非警示卡介绍道,“这张看似普通的警示卡,承载的是‘防非知识伴你游’的巧思,是我们为帮助游客识别风险提供的第一道‘防火墙’。作为金融安全卫士,我们将继续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不断深化文旅融合的防非宣教模式,让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安全提示成为游客的‘必备攻略’,真正实现美景与风险防范同行!”
活动中,金融机构深度融入“矩阵传播”体系,结合自身业务特点打造多元化、沉浸式宣教场景,将防非知识嵌入城镇肌理。在欧亚商都商贸区,向20余家商户解析非法集资资金链特征与正规投资渠道差异,发放《非法金融活动识别指南》,通过解析承诺回报话术识别,并与合规理财投资渠道详细对比,有效提升商户抵制高息诱惑的“免疫力”。在乡镇农贸市场与乡村大集,通过“接地气”案例展板和宣传折页等资料,把复杂金融术语转化为老乡听得懂的“避坑指南”。
农业银行梅河口支行行长隗祥琨在农贸市场宣传现场指着展板说,“咱农行的根就扎在乡村!靠着网点深入乡镇的优势,我们专门给老乡和小微企业敲警钟,告诉他们‘天上不会掉馅饼’!赶集日搬来两块板子,左边贴正规贷款政策,右边晒非法集资血泪账,就是要让大伙儿记住:年化收益超6%得捂紧口袋,超8%怕是火坑,超10%的九成都是陷阱!”
中国人寿梅河口支公司经理庄波补充,“从非法集资到金融诈骗,这些非法金融活动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财产损失,也严重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作为保险机构,我们的目标是让老百姓‘看懂真保单,识别假陷阱’,不让打着‘高息理财’‘保单升级’旗号的非法金融活动损害保险行业的诚信根基和老百姓的‘钱袋子’!”
宣传活动走进社区,有针对性地创新出一系列可视化、场景化、易传播的防非宣教工具包。在原香墅党群服务站,精心搭建“养老理财骗局十辨”主题展区,情景化展板深度剖析“快速致富”“以房养老”等5类骗局。社区居民刘女士指着宣传条幅说:“真应该把‘世上没有免费午餐’这句话印在小区的每个角落;你们讲到了我们的心坎上,那以后我们老年舞蹈队也想加入你们,为大家多多宣传!”。
企业防非宣教阵地同样成效显著,在丁宁食品有限公司车间,量身定制课堂将金融术语转化为职工听得懂的案例,使50余名生产线员工变身防非“前沿哨兵”。公司负责人丁宝江感慨:“你们揭露的‘高回报陷阱’案例犹如一记警钟,不仅让作为企业负责人的我深刻意识到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的重要性,也让我的员工学会了识别和抵制‘内部集资’‘高息返利’等非法金融活动陷阱,主动保护自己的血汗钱!”
梅河口金融监管支局党委书记、局长付宝全表示,“集中宣传以来,共发放防非图文手册、宣传折页等资料1100余份,在商超设立11个线索收集点,现场提供养老投资咨询20件,累计受益群众2000余人次。支局‘三维联动’模式,以制度强基夯实责任链、场景赋能激活参与度、长效固本织密防护网,正在推动防非打非工作从被动防御到全民共治的深刻转变”。
|
主办单位:中共吉林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吉林省地方金融管理局)
协办单位: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吉林监管局吉林证监局
网站标识码:2200000026吉ICP备2024016548号-3吉公网安备22000002000039号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3646号邮政编码:130021联系电话:0431-87078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