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金融资讯 > 金融动态 > 市州动态
通化:以“四力”推动辖区外汇金融服务提质增效
为持续优化外汇服务,国家外汇局通化市分局始终以精细化管理赋能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从“建机制、搭平台、用政策、促宣导”着手,四力齐发推动县域外汇金融服务提质增效,用实际行动践行“金融为民”服务理念。
发挥机制保障力,构建外汇服务新格局。国家外汇局通化市分局与商务局签订《联合开展涉外跨境融资活动协作机制》、与税务局和市场监督管理局等25个部门联合签订《践行“两个健康”,助力民营经济发展“税商联动+”合作协议》、与公安局签订《联合打击非法买卖外汇违法违规活动协作机制》,一体推进市、县两级涉外经济发展,共同打击地下钱庄、跨境赌博、网络炒汇等非法买卖外汇违法违规活动;建立银行自律机制,推动成立吉林省首家地市级外汇和跨境人民币业务展业自律机制,全面加强行业自律管理,进一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有效维护地区金融稳定,为辖区外汇市场的平稳运行提供有力保障;完善内部控制机制,新建业务管理内控制度10余项,修订审批管理、授权管理等内控制度50余项,制定、更新、调整、细化各项外汇管理业务操作流程图11项,确保每笔业务操作合规、高效办结。
建设平台支撑力,打造便捷高效服务新体验。国家外汇局通化市分局培育特色窗口,指导工商银行梅河口支行创新设立吉林省首个县域“外汇业务咨询服务窗口”,为当地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个人及同业提供专业的外汇业务咨询服务,有效解决县域涉汇主体政策了解不及时、业务办理不便捷等问题,促进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为当地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指导中国银行集安支行设立全省首个“县域旅游外汇服务示范点”,配置外语服务绿色通道、教育授课区等功能区域,为涉外旅游居民、非居民提供个性化汇率风险管理方案,助力集安旅游国际支付场景拓展;通过科学布局、动态管理,选取11家县域银行网点建设为“县域银行外汇服务直联点”,为县域涉汇主体提供政策宣导、业务指导等“一站式”“全方位”服务,实现辖区县域直联点全覆盖,以“点”带面强化县域外汇服务供给,充分发挥外汇政策传导“最后一公里”作用。
用好政策驱动力,满足涉外主体新需求。国家外汇局通化市分局科技赋能扩展场景服务,积极推进跨境金融服务平台“银企融资对接”“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场景应用,加速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监管”平台应用,实现“一网通”即时办理,最大限度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市场主体少跑腿,“沉浸式”享受便捷、高效的流程体验;联合商务局、商业银行开展“汇率避险首办户拓展行动”,走访重点涉外企业20余家,制定汇率风险管理方案。其中,梅河口果仁加工园区企业汇率避险“首办户”率提升至70%以上。国家外汇局通化市分局靶向解决涉外融资需求,主动与中国信保长春办事处合作,推动“出口信用保险+担保+银行”模式落地,促成通化建新一亿美元跨境融资担保意向合同签订;指导中国银行通化分行出台“惠企跨境投融资九项政策”,引导银行机构创新“外贸贷”“信保融资”等产品,2024年至今,已累计投放涉外贷款融资4亿元,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周转压力。
强化宣导牵引力,营造良好涉外服务新氛围。国家外汇局通化市分局创新开展培训交流,构建“1+3+N”常态化培训机制,通过组织所有涉汇银行网点开展外汇政策业务培训,全面打造“懂政策、精业务、善服务”的基层外汇服务队伍;以“查、问、导”相结合的方式对县域涉汇银行网点开展全方位检查,通过核查外汇业务专柜设置、服务标识规范化、档案管理等,模拟客户咨询场景,面对面考核业务人员对最新外汇政策的掌握程度,为银行规范推进各项外汇特色服务政策提供可靠指导。国家外汇局通化市分局以“吉汇春风”宣传月、“银企对接专项行动”等活动为契机,指导银行机构深入政府、社区、企业,积极宣传汇率风险管理策略、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等政策,切实推动外汇宣传窗口前移,迅速提升政策知晓度,着力拓展业务覆盖面。2024年至今,累计开展各类宣传活动达100余场次,受众人数超万人。
|
主办单位:中共吉林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吉林省地方金融管理局)
协办单位: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吉林监管局吉林证监局
网站标识码:2200000026吉ICP备2024016548号-3吉公网安备22000002000039号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3646号邮政编码:130021联系电话:0431-87078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