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金融资讯 > 重要金融信息转载 > 国家
全国政协委员林罡:加大对改革重组银行风险处置模式推广力度
“稳妥化解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建立健全金融稳定长效机制,对维护金融安全稳定发展大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国政协委员,四川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林罡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林罡告诉记者,作为新任全国政协委员,他最关心的是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发展方面的话题。“此次两会,我带来了《防范化解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加强地方中小金融机构股权监管》《关于建设全国性天气期货交易所》三项提案。”他说。
在林罡看来,稳妥化解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要坚持从源头入手、改革化险一体推进,拓宽地方中小金融机构资本补充渠道,严格规范股权管理,对股东资质和持股情况进行穿透式监管,做好关联交易管理,防止出现内幕交易和利益输送问题。
此外,他还提到要拓宽地方中小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处置渠道,逐步构建不良资产市场统一监管框架,建立全国统一的不良资产交易平台,持续做好地方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处置工作。
对于当前中小银行改革化险工作,林罡建议,要建立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长效机制,引导中小金融机构聚焦主责主业,找准发展定位,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提升经营能力,增强风险防范的内生机制,不断夯实金融健康稳定发展的微观基础。
2022年5月,银保监会曾表示,“鼓励优质银行、保险公司和其他适格机构参与并购重组农村中小银行,会同相关部门落实鼓励中小银行兼并重组支持政策,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推动农村中小银行兼并重组和区域整合”。对此,林罡认为,分类施策、兼并重组已成为中小银行风险处置和改革的主要方式,建议加大对改革重组银行风险处置模式的推广力度。
实际上,2020年,四川银行正是以攀枝花市商业银行和凉山州商业银行两家银行为基础,通过资产重组、充实资本、改善治理等系列措施,以新设合并的形式成立的。林罡表示,四川银行成立以来,紧紧围绕四川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有效发挥省级银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用,为全省重点产业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金融支撑,在服务全省经济大局中实现了自身高质量发展。截至2022年末,四川银行资产总额达2472亿元,较开业时实现翻番,主动授信覆盖全省21个市(州)超7200亿元,累计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超过2400亿元。
|
主办单位:中共吉林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吉林省地方金融管理局)
协办单位: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吉林监管局吉林证监局
网站标识码:2200000026吉ICP备2024016548号-3吉公网安备22000002000039号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3646号邮政编码:130021联系电话:0431-87078099